9月8日(星期一),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穩增長擴內需 財政貨幣政策協同性將繼續增強
央行國債買賣操作自今年1月起暫停以來,近期市場對于重啟買賣操作的預期正逐步升溫。財政部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工作組日前召開第二次組長會議,就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央行國債買賣操作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專家表示,上述情況可能意味著今年年底前央行重啟國債買賣的概率在增加,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將更好地進行協調配合,在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穩定金融市場運行等方面更加積極,助力經濟回升向好。
證監會:堅決擁護黨中央對易會滿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決定 全方位完善公權力監督制約機制
證監會9月6日消息,證監會黨委當日召開會議,傳達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易會滿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決定。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有關同志參加會議。與會同志一致表示,堅決擁護黨中央決定,堅決擁護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決定。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主持會議。
8月末我國外儲規模環比上升
國家外匯管理局9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3222億美元,較7月末上升299億美元,升幅為0.91%。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2025年8月,受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預期、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在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下,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技術筑基+綠色轉型 北交所上市公司多維謀發展
近期,北交所多家上市公司通過業績說明會向投資者傳遞出積極信號。廣脈科技、星圖測控、駿創科技、國航遠洋、星辰科技及榮億精密六家公司在8月底至9月初召開2025年半年報業績說明會,向投資者介紹公司在技術創新、綠色轉型與市場拓展方面的戰略布局。從5G-A、算力服務、商業航天,到新能源船舶、汽車精密件,多家公司明確表示將緊跟國家產業政策,推進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與應用落地,持續優化產能結構和成本管控,以抓住機遇、應對挑戰。
上海證券報 8月我國外儲規模重回3.3萬億美元上方 央行連續第10個月增持黃金
9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3222億美元,較7月末上升299億美元,升幅為0.91%。另據中國人民銀行同日披露,截至8月末,我國黃金儲備為7402萬盎司,環比增加6萬盎司,為連續第10個月增持黃金。
新成果集中涌現 低空經濟“蕪湖起飛”
9月5日至7日,為期三天的第四屆低空經濟發展大會在安徽蕪湖舉行。作為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的重點專項活動,大會聚焦低空經濟領域國家最新政策方向和產業發展需求,吸引了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十余個國家的嘉賓參會。
短期調整有利于市場風險釋放 A股長期上行趨勢并未改變
上周,A股市場在高位經歷寬幅震蕩。9月4日,前期表現強勢的算力板塊調整拖累指數回撤,一級行業指數普遍下跌,僅銀行指數上漲。但在短暫調整后,9月5日A股市場迎來及時修復,滬指重回3800點。對此,華西證券分析認為,復盤歷史經驗,A股歷次漲幅超過30%的行情中,往往會出現6%至10%的回撤。4月初至今,A股已持續5個月上行,因此部分浮盈盤存在獲利了結需求。
35萬億元規模應是公募高質量發展新起點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我國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首次突破35萬億元大關,達到35.08萬億元。公募資產管理規模創新高背后,是市場環境的整體改善和投資者信心的逐步修復。今年二季度以來,市場震蕩上行,權益類基金表現搶眼。Choice數據顯示,今年4至8月,主動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回報為22.79%,主動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回報為21.49%。短短5個月時間,如此搶眼的業績回報,對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吸引力不言而喻。
證券時報 外儲再超3.3萬億美元 央行連續10個月增持黃金
國家外匯管理局9月7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3222億美元,較7月末上升299億美元,升幅為0.91%。外匯儲備規模繼6月末后再次站上3.3萬億美元關口。對于當月外匯儲備規模變動,外匯局指出,8月受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預期、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既是壓艙石也是搭臺人 五萬億ETF重塑A股交易生態
2025年夏天,ETF再次跑出了驚人的“加速度”,國內ETF總規模歷史性突破5萬億元大關,僅用4個月便跨越一個萬億臺階。數字一路狂飆的背后,是ETF對A股生態更為深刻的重塑。它既是“國家隊”穩定市場的“壓艙石”,也是助推這輪AI算力龍頭股行情的“搭臺人”;它既是新一輪居民資金入市的“新引擎”,但又是引發芯片龍頭百億被動拋壓的“放大器”。
深圳樓市新政實施首個周末:“當晚就接到很多咨詢電話”
繼北京和上海之后,深圳在9月5日深夜發布了重磅樓市新政。縱觀深圳此次推出的新政,涉及優化分區住房限購政策、優化企事業單位購房政策以及優化調整個人住房信貸政策等內容。剛剛過去的周末,是深圳樓市新政實施后的首個周末,證券時報記者在走訪和咨詢過程中發現,有二手房業主表示周末預約看房的人變多;有房產中介經理表示部分賣房者與買房者加快了簽約速度;有房企則連夜更新宣傳信息。有業內人士表示,深圳樓市新政不僅是對樓市的優化調控,更是城市治理與民生保障的有機結合,彰顯了政策的前瞻性、精準性與高效能。
資本市場護航商業航天產業 業內期待更多耐心資本
“科創板第五套標準出臺后,商業航天產業發展預期和信心大幅增強,行業也甩開顧慮,大步向前拓展業務,包括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加快業務推進節奏。”近日,中科宇航副總裁樊娜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日,中科宇航完成IPO輔導備案。在科創板新政明確支持商業航天企業上市后,目前已有藍箭航天、屹信航天等頭部企業啟動上市輔導。
證券日報 中證協引導行業精準發力金融“五篇大文章”
當前,證券行業如何精準發力金融“五篇大文章”,成為監管與市場共同關注的焦點。為促進行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9月5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中證協”)正式發布《證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專項評價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評價辦法》),通過14項代表性評價指標構建多維考核體系,引導券商更好發揮功能性,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8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升至33222億美元
9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外匯局”)公布2025年8月末外匯儲備規模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3222億美元,較7月末上升299億美元,升幅為0.91%。外匯局表示,2025年8月份,受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預期、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A股近兩千家公司發布提質報告 加速核心價值提升
9月6日,上海劍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5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半年度評估報告。報告表示,公司圍繞專項行動方案六大核心目標,結合“高速互連+千兆接入+智能無線”戰略,推動各業務板塊協同發展,關鍵指標與重點任務均按計劃推進。
港交所年內最大車企IPO來了!奇瑞通過聆訊
9月7日晚間,港交所官網發布消息稱,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正式通過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聆訊,奇瑞將成為港交所年內最大車企IPO。
人民日報 “十四五”時期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近450億元 專項支持中西部地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記者從教育部獲悉:“十四五”時期,圍繞優化教師資源配置,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近450億元,專項支持中西部地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持續培養和供給更多高素質教師。支持實施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公費教育政策,每年為中西部地區培養8000多名中小學教師;支持實施“優師計劃”,每年為832個脫貧縣和中西部陸地邊境縣中小學校定向培養1萬名左右師范生;支持實施“特崗計劃”,5年間累計為中西部地區農村學校補充約25萬名特崗教師。
上半年我國批準創新藥四十三個 同比增長百分之五十九
9月1日啟動的2025年“全國藥品安全宣傳周”傳遞出的信息表明,醫藥產業創新發展良好:過去5年,我國共批準創新藥210個,保持加速增長態勢。目前,我國在研創新藥約占全球30%。如何讓更多創新藥加快走出實驗室?近日,記者在廣東廣州采訪,看科研人員、企業、政府如何努力,讓國產創新藥的面世快點、更快點。
經濟日報 前8個月A股新開戶超1721萬戶—— 市場回暖向好是主因
A股新開戶數量顯著增長。上交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A股今年累計新開戶達1721.17萬戶,同比增長48%。其中,8月份A股新增開戶265.03萬戶,同比增長約165%,遠超去年同期水平。從開戶結構看,年輕化趨勢明顯。8月份新開戶投資者中個人投資者占據絕對主導地位,達264萬戶,“00后”“95后”成為主力軍。
民生需求就是產業機遇
酥油茶壺一上市就供不應求,適應西藏高原環境的炊具賣出上百萬件,制氧供氧全產業鏈相關經營企業達千余家……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60年來,西藏持續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并在此過程中找到了產業發展機遇。
央廣網 央行連續10個月增持黃金
9月7日,央行公布最新的官方儲備資產情況。數據顯示,8月末,央行黃金儲備為7402萬盎司,較上月末增加6萬盎司,為連續第10個月增持。(截圖自央行網站)
外匯局:8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3222億美元
近日,國家外匯局公布2025年8月末外匯儲備規模數據。國家外匯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3222億美元,較7月末上升299億美元,升幅為0.91%。
第一財經 上半年24家理財子凈利156億 “存款搬家潮”下有黑馬規模增近5倍
2025年上半年,銀行理財市場經歷了一段起伏。一季度理財市場整體規模有所下降,但二季度開始逐步回暖。截至6月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達到30.6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了2.38%。
服務消費激勵政策呼之欲出 大力發展AI+消費等新業態
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著力點,服務消費將迎來更加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9月將出臺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統籌利用財政、金融等手段,優化提升服務供給能力,激發服務消費新增量。
經濟參考報 豐富市值管理“工具箱” 央企上市公司加力提質
近期,多家央企舉辦控股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投資者集中交流活動等,透露了市值管理相關計劃,多措并舉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中國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報顯示,央企貢獻了71%的分紅金額。在大手筆分紅的同時,眾多央企上市公司也在加快開辟“第二增長曲線”,加大力度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積極開展“硬科技”“新賽道”并購重組。
加速“反內卷” 調價區域擴圍 快遞業為量增利減怪象“踩剎車”
快遞行業“反內卷”行動再添新動態。近日,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的多家快遞企業集中下發漲價通知,成為繼廣東、浙江、江蘇部分核心區域漲價后,啟動價格調整的省份。2025年上半年快遞行業雖交出“業務量同比增19.3%、業務收入超7000億元”的成績單,但單票收入卻再度刷新低位,多家上市快遞公司中報顯示,上半年凈利潤下滑幅度顯著,“量增利減”與“量價倒掛”的怪象亟待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