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日前舉辦第二十二期“創享薈”活動,聚焦AI賦能千行百業主題,邀請AI大模型產業及家電、醫療、汽車、傳媒、金融等AI垂直應用領域深市上市公司代表,共同深入探討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應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與會上市公司代表認為,隨著國產大模型加速發展,我國人工智能領域不斷突破,人工智能在不同產業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將成為推動各行業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力量,在推進“人工智能+”行動的過程中,資本市場在培育新質生產力發展、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等方面可以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AI解鎖千行百業新密碼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創享薈”圍繞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發展趨勢、典型應用場景成功案例等話題進行深入交流。發言嘉賓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對“人工智能+”發展的觀點看法,分享了人工智能賦能金融、醫療、汽車、傳媒等垂直領域的創新成果、經驗和案例,并就大模型廣泛應用存在的難點和解決方案展開討論。
四維圖新是知名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四維圖新旗下杰發科技副總經理胡小立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專注于智能網聯汽車、智能駕駛以及車規芯片等領域。在日常運營上,公司已在內部部署了私有化的AI技術,各個部門在研發過程中廣泛使用大模型,開展諸如智駕算法開發、自動駕駛以及芯片集成化輔助開發等工作。目前來看,AI技術的應用對開發效率的提升作用十分顯著。
“公司認為,當前正處于從通用大模型向行業垂直化、產業場景化專業化方向發展的階段。公司在數據挖掘以及自動駕駛領域已經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智駕數據的自動化標注、模型訓練迭代、模型驗證仿真測評、場景化構建等方面。”胡小立表示,針對AI大數據,四維圖新構建了一套系統化、架構化的體系,未來有望在行業內提供數據規程層、數據加強層以及AI模型訓練等全方位的服務體系。
申萬宏源證券自2021年開始規劃AI相關布局,并于2022年、2023年分別啟動人工智能1.0專項工作、人工智能2.0項目。申萬宏源信息技術開發總部總經理助理石宏飛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從券商角度來看,AI覆蓋場景越來越廣泛,大模型等AI技術有望成為推動資本市場業務變革的重要驅動力。
“目前,申萬宏源證券已在財富、機構、投研、風控等多個領域進行AI賦能。”石宏飛表示,例如,投研方面,公司借助大模型技術,提升投研效率和質量,為投顧經理提供更有效的研報支持。風控方面,公司通過AI算法和深度學習技術提升“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風控能力。
分眾傳媒副總裁寧玉杰告訴證券時報記者,自2023年底開始,分眾傳媒就已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布局。當時的AI更多聚焦于生成圖像等能力,而分眾的業務場景特別依賴廣告畫面和視頻領域。生成式AI對公司場景的適配程度很高。
“尤其是今年相關管理細則出臺后,我們感受到了巨大的場景變化。傳統的通用AI需要大量定制化來滿足特定需求,而新的AI技術自帶推理能力,能夠更好地賦能不同領域。”寧玉杰說。
愛爾眼科在“AI+”上起步較早,早期已實現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眼底影像輔助診斷和角膜塑形鏡驗配等多個環節。
愛爾眼科信息中心總監唐凡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愛爾眼科在人工智能領域起步較早,始終緊跟行業趨勢,從信息化建設到數字化轉型、再到人工智能的深度發力,每一步都穩扎穩打。早在大語言模型興起之前,愛爾眼科便已在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領域開展相關工作,并逐步將這些技術融入業務流程之中。
“在眼科領域,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極為豐富,貫穿了眼科疾病的預防、保健、診斷、治療、康復的全流程。例如,在眼健康篩查領域,愛爾眼科利用圖像識別算法針對眼底照片進行輔助診斷,相關技術也已廣泛應用于眼健康篩查流程,極大地提升了篩查工作效率和患者體驗。”唐凡表示,早期愛爾眼科還在角膜塑形鏡驗配方面開發了人工智能算法,通過對角膜地形圖檢查結果的特征值能夠快速計算出角塑鏡片驗配的關鍵參數。這一成果不僅在國際上發表了論文,還被集成到業務系統中,為臨床實踐提供了有力支持。
隨著大模型技術的興起,愛爾眼科的領導層高度重視其在眼科領域的應用潛力,針對人工智能業界的專業機構積極開展調研,并與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科大訊飛、華為等機構達成了深度合作。
據唐凡介紹,去年6月,愛爾眼科與科大訊飛簽訂了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框架協議,已在患者智能隨訪方面實現了應用落地。3月初,愛爾眼科已經完成了DeepSeek 671B模型的本地化算力部署,并將人工智能應用劃分為三大領域:面向客戶端的科普健教與智能客服、助力員工辦公的智能輔助工具以及面向臨床醫護技的各種智能輔助支持系統。通過這些舉措,愛爾眼科不僅提升了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也為眼科行業的智能化發展樹立了標桿。
“AI+”盡精微、致廣大
與會上市公司代表認為,隨著國產大模型加速發展,我國人工智能領域不斷突破,人工智能在不同產業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將成為推動各行業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力量,在推進“人工智能+”行動的過程中,資本市場在培育新質生產力發展、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等方面可以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深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創享薈”主題,以“盡精微而致廣大”寓意“人工智能+”,旨在聚焦AI賦能千行百業,把握人工智能發展的大趨勢大方向,用“盡精微”的理念服務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行業應用,合力實現AI賦能千行百業的“致廣大”目標,更好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江濤表示,參加深交所“創享薈”收獲頗豐。該活動為上市公司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讓不同領域的優秀企業能夠分享技術進展和產業發展洞見。通過與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交流,科大訊飛不僅了解了合作伙伴的需求,還明確了未來合作的方向。這種形式的活動對于人工智能這種快速發展的產業尤為重要,能夠幫助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把握機遇。
美的集團AI語言專家高羽表示:“美的集團在AI領域也有諸多投入和嘗試,今天的創享薈讓我們對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我們期待與深交所以及其他優秀企業攜手,共同開拓AI在各行業的應用,將AI轉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
“我覺得會議形式和內容非常好。一方面,它讓我們能直接對接資本市場的主要監管方或引領方,獲取一手信息和未來指引;另一方面,它為我們在全國層面提供了宣傳和交流的平臺,幫助我們把企業成果推向全國。”合肥產投集團(以下簡稱:合肥產投)資本運營部副總經理李趙劼表示,參會的多是上市公司高管,這有助于合肥產投形成“產學證經研”的循環體系,把點狀單元串聯起來,實現雙贏或多贏。
長安汽車座艙AI總師羅詠剛表示,如今,車被定位為人的第三生活空間,除了家和辦公場所,人們在車里停留時間較長。車如何與其他行業結合,滿足用戶醫療、教育、金融、文旅等不同需求,是值得探討的。此次活動將各行各業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探索在車里應用其他行業的可能性,有利于共同創造利用AI賦能生活、產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