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美國與委內瑞拉之間劍拔弩張。
美軍持續增加在加勒比海域的軍事部署,接連兩次襲擊其認定的委內瑞拉“運毒船”。委內瑞拉則加強戰備,為地面戰作好準備。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15日表示,兩國不僅關系緊張,美國更是單方面對委發動了“全面侵略”,并指出兩國政府間的溝通基本中斷。
分析認為,美國打著“緝毒”的幌子對委內瑞拉“大兵壓境”,意在推翻馬杜羅政權,局勢短期內難以緩和。對美國“后院”,特朗普的“炮艦政策”勢頭正變得愈發明顯,可能會在地區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美國要“一箭三雕”?
據央視新聞等報道,馬杜羅15日表示,委內瑞拉正遭到導彈、艦艇和潛艇的威脅,面臨被轟炸、入侵和占領的危機。美國的所作所為是對政治、外交和軍事領域的“全面侵略”,而非單純的局勢緊張。
8月以來,美國對委內瑞拉持續施壓,包括懸賞5000萬美元緝拿馬杜羅,在委附近加勒比海域部署核潛艇和多艘軍艦等。據悉,艦上載有約4500名美軍,其中包括2200名海軍陸戰隊員。
9月,美國動作繼續升級。9月2日,美軍首次在南加勒比海襲擊一艘“從委內瑞拉出發的運毒船”,打死船上11人。9月15日,美軍故技重施,攻擊一艘“運毒船”并打死3人。
對此,多方指出美方不僅未能提供證據,且襲擊本身也有違國際法。
此外,美國還下令在海外屬地波多黎各增派10架F-35戰機,以打擊拉美地區販毒集團。美國12日還在委專屬經濟區內扣留一艘漁船長達8個小時。
美國以“緝毒”為名對委施壓,目的何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王友明認為,美國“大兵壓境”表明其“炮艦政策”的勢頭正變得愈發明顯。美國此舉意圖“一箭三雕”。
一來,以打擊販毒為名,行使其在拉美地區的政策。
二來,意在推翻馬杜羅政權。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試圖引發委“政權更迭”但未能得手,如今在國務卿魯比奧等人的鼓動下,仍想完成這一既定目標。委內瑞拉與古巴、玻利維亞等國構建的玻利瓦爾聯盟素有“反美聯盟” 之稱,早已成了特朗普及其幕僚的“眼中釘、肉中刺”。
三來,覬覦委內瑞拉的石油資源。委內瑞拉是目前世界上探明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這讓特朗普“念念不忘”。除了石油,委內瑞拉還有著豐富的天然氣、黃金和鈳鉭鐵礦等戰略資源。
對于美方打著“緝毒”旗號,王友明認為,美國出動核潛艇、軍艦和2000多名海軍陸戰隊員,這樣的架勢與打擊販毒組織根本不相稱,如同“高射炮打蚊子”。
委內瑞拉也并非毒品流向美國的主要通道,墨西哥、危地馬拉等國才是。此外,被美方列為打擊目標的黑幫團伙“阿拉瓜火車”早已是馬杜羅政權的打擊對象,并且打擊效果顯著。
“因此,盡管美國打著‘緝毒’的幌子,但并不令人信服,國際社會上響應者寥寥無幾。”王友明說。
局勢會否升級?
面對美方“全面侵略”,馬杜羅表示,委內瑞拉已作好準備。
委內瑞拉已于11日啟動“獨立200計劃”,在全國284個“前線”地點部署250萬名軍人及民兵。委政府近期多次開展全國征兵。馬杜羅5日說,如果美國進攻委內瑞拉,將面對一場“全民反侵略武裝斗爭”。
目前,馬杜羅稱委美兩國政府間的溝通已從“受損”惡化至“基本中斷”。不過兩國仍保持基本聯絡渠道以協調被美遣返的委內瑞拉移民事宜。
面對美委緊張局勢,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墨西哥、洪都拉斯等多國領導人以及古巴外交部紛紛對委內瑞拉表示支持,批評美國行為威脅地區和平、侵犯相關國家主權、違反國際法基本原則。
若美方霸道行徑升級,委內瑞拉是否會“硬碰硬”?局勢將如何發展?
“局勢會否升級,球在美國這一邊。”王友明指出,由于美委軍事實力、綜合國力差距懸殊,馬杜羅政權并不希望緊張局勢升級。但“樹欲靜而風不止”,美國未達成既定目標,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不過,王友明認為,美國仍有所忌憚,預計不會貿然將緊張局勢升級。
其一,美國的舉動已招致拉美國家廣泛反感和譴責,當前拉美國家多由左翼或中左翼執政,普遍支持馬杜羅政權捍衛主權,反對美國的霸凌政策。
其二,特朗普仍在意諾貝爾和平獎,如果沒有合適的借口就貿然升級成戰爭,無疑會“打自己的臉”。
其三,俄羅斯與委內瑞拉關系一直較為密切,美國仍在一定程度上忌憚俄在拉美的存在。
王友明預計,短期內美委緊張局勢將不會緩和。接下來,美國可能仍將對委內瑞拉綜合施策、多管齊下,試圖“讓委內瑞拉變天”。
除軍事威懾外,預計還將安排軍情人員培植委國內反對派勢力,希望重演特朗普首個任期內的“瓜伊多事件”。同時,美方預計還將加強“輿論戰”,指控馬杜羅為“販毒頭子”等,對其進行持續性輿論抹黑。
“在此情況下,不排除會出現擦槍走火事件。”王友明表示,此前,委內瑞拉派兩架戰機在美國艦船上空飛行,就曾引起美方極大反彈。
用“大棒”取代“胡蘿卜”?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后,對拉美國家頻頻揮舞大棒,“門羅主義”陰霾不散,一系列強硬舉措引發拉美國家普遍不滿。
今年以來,美國接連出手,從威脅接管巴拿馬運河到把古巴領導人列入制裁名單,從限制移民新政到對墨西哥政府的一系列威脅,從對巴西施加50%的最高關稅到對委內瑞拉“大軍壓境”……
王友明認為,特朗普2.0時期的“后院”政策已發生明顯變化,并未重拾第一任期內針對拉美的“美洲增長倡議”,而是以交易主義為原則、關稅施壓為手段、全方位服務于“讓美國再次偉大”。
總體而言,特朗普的“后院”新政呈現出兩大特點。
一是不再像拜登時期那樣“身段柔軟”,而是更多地展現出威逼姿態,使用“大棒”的頻率和范圍明顯高于“胡蘿卜”。
“特朗普重返白宮后,處置拉美非法移民和販毒問題被視為其對外事務的當務之急。他認為,拜登時期的‘美洲經濟繁榮伙伴關系’計劃不管用,認定只有‘重典’才有效。”王友明表示,不排除美國會在解決委內瑞拉問題后,也將薩爾瓦多、危地馬拉等國家列為打擊對象。
二是“拉右反左”的政策明顯,意欲改寫拉美政治版圖。
王友明指出,美國接連出重手打壓左翼國家,尤其是嚴懲地區左翼領頭羊巴西,對其征收50%的高額關稅,讓本已蹣跚前行的巴西經濟面臨更大困擾。特朗普此舉一是施壓巴西政府、欲使其對前總統博索納羅網開一面,二是懲罰盧拉左翼政權聯手金磚國家“去美元化”的言行。
“美方一系列舉動意味著,此前被認為已經終結的‘門羅主義’,在特朗普時期又死灰復燃,甚至比以往更甚。”
美國的政策變化預計將在地區引發連鎖反應。王友明表示,今明兩年是拉美多國的大選年。今年智利和玻利維亞將舉行大選,明年則是哥倫比亞和巴西。美國可能會利用這一契機向左翼政權施壓,試圖通過綜合施策,扶植反對派當政。
此外,王友明指出,美拉關系的變化也將對中拉關系產生一定影響。美國正在推動拉美“去中國化”,認為中國因素嵌入其“后院”將危及美國西半球戰略安全。可以預見,后續特朗普“后院”政策的戰略重點將是加大關注和防范,阻遏地區國家“疏美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