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外資機構:年內降息50~75個基點,建議多元化配置,看好黃金及股市
北京時間9月18日清晨,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宣布降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4%~4.25%。這是美聯儲時隔9個月后重啟降息步伐。
議息會議后,中外資機構就美聯儲未來降息路徑、議息會議傳遞的重要信號及其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發表看法。
有多少次降息即將到來?
巴克萊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arc Giannoni表示:“我們維持基準預期,即在就業人數增長持續緩慢、失業率微升以及對就業下行風險的擔憂背景下,FOMC將在今年10月和12月再降息兩次,每次25個基點。”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美聯儲政策重心或進一步向勞動力市場傾斜。在財政赤字擴張和政治干預加劇的背景下,降息節奏可能加快,但考慮到中性利率的結構性上升,過度寬松可能會損害政策信譽,引發通脹再抬升風險。因此,未來貨幣政策預計仍保持漸進與謹慎,避免釋放過強的寬松信號,以穩定通脹預期。工銀國際預計年內降息共計75個基點。
瑞銀財富管理大中華區投資總監及亞太區宏觀經濟主管胡一帆認為,基準情景是,截至2026年第一季度,美聯儲有望進一步降息75個基點。在下行情景下,如果勞動力市場疲軟被證明更嚴重或更持久,美聯儲可能降息200~300個基點。
匯豐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中國首席投資總監匡正表示,匯豐預計,美聯儲或在今年12月和明年3月分別進行兩次各25個基點的降息。不過,若后續數據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加速走弱,美聯儲可能在10月和12月的會議中連續降息,并在明年3月再次降息。匯豐認為,多次降息的風險正在增加。
景順預計,年底前美聯儲將再降息兩次,每次25個基點,明年年初還會有一次降息。
哪些信號值得關注?
Marc Giannoni指出,美聯儲議息會議公布的《經濟預測摘要》(Summary of Economic Projections,SEP)顯示的利率路徑低于6月預測,即今年降息三次,每次25個基點,2026年和2027年各降息一次。
鮑威爾的講話略顯鷹派,其在講話中淡化了SEP的重要性。他表示:“FOMC委員對利率路徑仍存分歧。不出所料,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在宣誓就任美聯儲理事的第一天,就持異議主張降息50個基點。”
而曾在7月持異議的兩位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與鮑曼(Michelle Bowman)此次卻投票支持多數意見。對此,威靈頓投資管理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經理Brij Khurana表示,這一投票結果令人意外——市場此前普遍預期沃勒和鮑曼均可能在本次會議上支持降息50個基點。
Marc Giannoni指出,沃勒曾表示,如果看到“經濟大幅走弱”,他可能會持異議——顯然,他認為這一門檻尚未達到。他同時指出,此前主張維持利率不變的穆薩萊姆(Musalem)和施密德(Schmid),此次也支持降息25個基點,可能是出于風險管理的原因。
Marc Giannoni表示,如果FOMC如巴克萊所預期的那樣在10月和12月繼續降息,他不會對他們在接下來兩次會議中的某一次持異議感到意外。
宏利基金預計,后續隨著美聯儲人事的變動,市場可能會給美聯儲獨立性減弱定價,明年降息存在超預期可能,需要持續關注。
Brij Khurana指出,美聯儲會后聲明的措辭顯示出鷹派傾向。美聯儲雖承認就業市場下行風險有所增加,但同時明確指出通脹已再度攀升。
胡一帆指出,即使最高法院裁定某些關稅應該撤銷,一些與關稅相關的價格上漲也可能具有黏性。然而,美聯儲認為,關稅的價格轉嫁速度比預期的要慢。鮑威爾重申,他預計關稅只會引起一次性的通脹升高。FOMC的經濟預測顯示,2027年的通脹率接近目標。
對全球金融市場影響幾何?
程實表示,美聯儲延續降息路徑將推動全球資產再定價進程的加速。溫和通脹與實際利率下行的組合將利好實物資產與貴金屬,如能源、金屬、房地產及黃金等板塊,有望成為投資者配置的優選方向。
匡正指出,隨著美聯儲降息周期重啟,匯豐重申跨資產類別、跨行業和跨地區的多元化配置,以應對多變環境,提升投資組合的韌性。
匡正說:“我們再次強調布局優質債券,為美聯儲新一輪降息做好準備。此外,我們看好英國國債,以及歐元和英鎊的投資級別債券。同時,我們繼續對環球投資級別債券持溫和偏高觀點,并青睞高質量美元投資級債券。”
宏利基金認為,7月以來,降息交易已比較充分,股市、商品等風險資產普漲,黃金、美債也表現較強,美元指數回落至2022年加息前水平。按照“買預期,賣現實”的規律,利好落地后,降息交易反而有所回擺,尤其是美聯儲對明年的經濟展望上修后,市場反而可能從降息切換為復蘇交易。
對資產價格的影響方面,宏利基金預計,利率下降會降低企業融資壓力,也會推動企業盈利上修預期,在宏觀基本面不失速前提下,對美股權益市場形成支撐。美債依舊維持利率曲線陡峭化趨勢,短端利率跟隨政策利率回落,長端利率受到期限溢價抬升影響保持高位水平。
對中國等新興市場影響幾何?
中國人民銀行9月18日在公開市場操作中維持7天期逆回購利率1.4%不變。富達國際亞洲經濟學家劉培乾表示,富達國際預計美聯儲恢復寬松政策將為中國央行提供更多操作空間,以應對其多重政策目標,包括支持經濟增長、恢復通脹水平以及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性。
9月18日,香港金管局按既定機制,下調貼現窗基本利率至4.5厘,實時生效。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表示,香港貨幣及金融市場保持有序運作。他提示,美國未來降息的幅度和步伐存在不確定性,對香港的利率環境亦會有所影響,市民在作出置業、投資或借貸決定時,需要充分考慮及管理利率風險。香港金管局會繼續密切監察市場變化,維持貨幣及金融穩定。
匡正表示,匯豐維持地域多元化的策略,仍然對環球股票維持原有的風險偏好不變,即看好美國市場、亞洲市場及阿聯酋市場。亞洲方面,匯豐除看好中國股票外,還看好新加坡股票。
景順亞太區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表示,從歷史看,美元走弱、亞太地區貨幣政策寬松以及油價回落,為新興市場跑贏發達市場提供了有利的環境。他說:“鑒于目前新興市場股票估值僅為發達市場的三分之一,我們認為新興市場股票具有良好投資價值。”
程實表示,美元周期性走弱可能帶來資本流動加速,部分新興市場尤其是受益于制造業轉移和資源出口的國家,或可在資金流動與貿易格局重塑中獲得相對優勢。
宏利基金認為,中期美元走弱預期對全球流動性改善和對非美國家風險資產產生正面影響。
金價會否繼續走強?
瑞士寶盛下一代研究主管Carsten Menke表示,美聯儲議息會議后,黃金和白銀市場反應消極,看似更像是一個典型的“謠言買入,事實賣出”的情形。它很可能反映了短線和投機交易者的獲利回吐,但不應被誤認為是基本面發生改變的跡象。美國經濟降溫、美國利率下降以及美元走軟,或繼續吸引投資者進入黃金和白銀市場,而央行的黃金購買行為應會恢復。瑞士寶盛重申對黃金和白銀的積極看法。
匡正表示,匯豐繼續看好黃金,以對沖全球政策、經濟增長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并以基礎建設及可再生能源等另類資產來應對不同的市況,采取更廣泛的資產配置策略。
宏利基金也認為,黃金在利率回落與風險溢價提升的背景下獲得遠期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