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9月1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前八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3.46萬億元,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269.1萬億元,同比增長6.8%;前八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6.5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66萬億元;8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31.98萬億元,同比增長8.8%。狹義貨幣(M1)余額111.23萬億元,同比增長6%。
業內專家指出,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和M2同比增速仍保持較高水平,與經濟增長和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并略高一些,體現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
備受關注的存款方面,8月人民幣住戶存款增加1100億元,低于去年同期的7100億元(7月減少1.1萬億元,同比多減7800億元);非銀存款增加1.18萬億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300億元(7月大增2.14萬億元,同比多增1.39萬億元)。
貸款利率保持在歷史低位水平。8月份企業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1%,比上年同期低40個基點;個人住房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1%,比上年同期低約25個基點。
行業景氣恢復、房地產支持政策等多因素支撐8月信貸增長
具體到8月,人民幣貸款增加5900億元。市場分析認為,行業景氣恢復、出口延續韌性、暑期消費旺季、房地產支持政策等因素為8月信貸增長提供了支撐。
分部門看,Wind數據顯示,8月住戶貸款增加30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0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00億元。
8月是傳統暑期消費旺季,個人消費需求的內生增長疊加“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的外生推動,消費需求得到進一步釋放,貸款需求也有上升。8月以來,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還相繼出臺一攬子房地產調控政策,包括放松非核心區域限購要求、調整個人住房信貸政策等,更好滿足剛性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以上海為例,根據上海市房管局數據,“滬六條”樓市新政出臺僅一周,上海房地產成交量較政策前顯著增長,推動8月商品住房成交量實現環比由負轉正,當地銀行反映居民購房需求回暖,帶動按揭貸款咨詢和簽約單量明顯增長。
8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590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70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700億元,票據融資增加531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130億元。
8月部分企業的貸款增長受益于生產景氣度出現回升,尤其是以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業景氣度較高,企業新增融資需求較多,對信貸增長形成了有力的支撐。也有市場人士分析,近期紡織服裝、專用設備、計算機通信等行業景氣度處于較高區間,相應的投融資需求相對旺盛,帶動信貸增長。
有研究估計,還原地方專項債置換影響后,8月貸款增速在7.8%左右,仍然是一個不低的水平,信貸對實體經濟支持較為有力。
業內專家表示,發行專項債用于置換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雖然在短期內確實會對信貸增長產生下拉效應,但長期來看有利于修復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暢通實體經濟資金循環,為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推動信貸可持續增長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8月末社融增速8.8%,環比回落0.2個百分點,但仍保持較高水平
央行數據顯示,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33.66萬億元,同比增長8.8%,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
業內專家指出,8月社融增速仍然保持較高增速,體現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撐有力。今年以來,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形成合力,政府債券發行節奏靠前、力度提升,累計融資增量持續高于上年同期,對社融增速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
具體來看,8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5693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6233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90億元;委托貸款減少166億元;信托貸款增加350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1974億元;企業債券增加1343億元;政府債券增加13658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增加457億元。
業內專家認為,近年來實體經濟融資渠道越來越多樣化,企業債券、政府債券和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等直接融資占比穩步提升,觀察金融總量情況不宜只看信貸單一渠道。
M1-M2剪刀差繼續收斂
M1增速上行帶動M1-M2剪刀差繼續收窄,8月末為2.8%,是2021年6月以來的最低值。市場人士分析認為,今年以來M1-M2剪刀差明顯收斂,更多資金轉化為活期存款,有助于投入消費、投資等經濟活動。
8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31.98萬億元,同比增長8.8%。財政政策發力增多、社融和貸款均保持合理增長,對M2增速起到一定支撐作用。此外,去年同期M2基數較低,也為當前M2增速保持較高讀數創造了條件。
8月末M1余額同比增長6%,較上月末繼續提升0.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9個百分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M1增速延續反彈上行走勢,一是8月權益市場交投活躍度升溫,居民存款加快入市,部分貨幣由貯藏需求轉為交易性需求,推升居民活期存款;二是季中月份理財等表外產品擴容節奏放緩,股市火熱和債市調整或引發理財贖回表內,對存款分流力度降低;三是8月財政稅收強度較7月有所下降,財政對資金的抽水效應減弱,同時前期形成的財政存款進入支出階段、化債資金帶來企業活期存款增長,均有助于M1增速回升;四是去年二季度整頓存款“手工補息”的影響仍有延續,同期形成較低基數。
業內專家表示,下半年宏觀政策將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仍保持對實體經濟較強的支持力度,財政政策也在積極發力,有助于推動經濟進一步回升向好。中長期看,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穩步推進,實體經濟供求關系有望更加均衡,經濟循環也將更加順暢。同時,也有專家呼吁,宏觀政策要進一步聚焦深層次矛盾,推進關鍵領域改革,加強社會保障、健全政府債務管理、優化稅收制度等方面也要加快推進,這些方面不僅有助于經濟長期行穩致遠,在短期也可以發揮宏觀調控、促消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