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盤中創近十個半月新高。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一度升破7.10關口,為去年11月以來首次。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高,主要是美聯儲9月降息迫近,且市場對年底前美聯儲還可能有進一步較大幅度降息的預期升溫,美元指數出現顯著下行。這給包括人民幣在內的非美貨幣帶來較強的被動升值動能。
另外,近期國內股市保持強勢,外資加速流入。這在帶動結匯需求增加的同時,也在改善匯市情緒。最后,近期人民幣中間價繼續在偏強方向調控。
美聯儲或將開啟新一輪降息周期
美聯儲重啟降息在即,市場正在靜候本周的美聯儲議息決議。由于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呈現走強趨勢。目前市場的分歧主要在于美聯儲降息的幅度。
南華期貨宏觀外匯創新分析師周驥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隨著市場對本周美聯儲議息會議可能的降息舉措提前布局,歐元兌美元匯率持續走強,這一走勢反映出美聯儲與歐洲央行貨幣政策路徑的分化態勢。考慮到市場已充分消化本周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且對年內累計降息近3次的路徑形成定價。在此背景下,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9月會議上強調未來利率決策將依托于經濟數據動態調整,或對近期勞動力市場呈現的走弱態勢采取淡化態度,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美元空頭情緒。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國勞動力市場無明顯改善的背景下,美指反彈空間或有限。
從技術分析維度觀察,美元指數已顯現出下行破位的風險特征。從市場情況來看,市場仍以降息交易為主,但進一步發酵的空間相對有限,更多的或是從交易強預期切換至交易現實。
王青認為,伴隨美聯儲恢復降息,以及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沖擊逐步顯現,美元指數還將承受一定下行壓力,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主要非美元貨幣對美元匯價易漲難跌。不過,上半年美元跌幅較大,市場對包括美聯儲降息等在內的各類美元利空因素已有所消化,加之當前歐洲、日本經濟走勢疲弱,后期美元會有較強的抗跌韌性,要重點關注美聯儲降息落地后的美元走勢,短期人民幣仍會處于偏強運行狀態。
人民幣匯率有望實現“三價合一”
近期人民幣在中間價引導和政策信號支持下企穩偏強,若美聯儲明確轉向寬松的貨幣政策,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將有望測試7的整數關口。整體來看,近期人民幣匯率大概率維持穩中偏強的區間運行。
在王青看來,四季度外部波動對我國出口的影響會逐步顯現,而逆周期調節政策適時加力將確保國內經濟運行基本穩定。這方面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將為人民幣匯率提供重要的內在支撐。因此接下來人民幣匯率仍將以穩為主,保持與美元反向波動、波幅較小的運行格局,快速單邊升值或大幅貶值的風險都不大。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指出,過去的一個季度,外匯市場押注人民幣“補漲”,當前外匯市場進入預期兌現階段,匯率政策管理仍然遵循“底線思維”,既要防范一致性貶值預期,又要防范一致性升值預期,如果結匯資金形成“羊群效應”,匯率管理政策或將適時進行逆周期調節,展望未來的匯率走勢,中間價仍是重要的觀測變量,預計即期匯率與中間價或在7.10點位實現“三價合一”。
另外,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繼續維持在較高水平,外資明顯增持人民幣資產,在美元指數維持結構性弱勢、人民幣短期升值預期升溫的背景下,預計2025年四季度結匯資金或迎來集中釋放。這些情況將進一步改善國內外匯市場供求關系,增強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動力。
周驥指出,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方面,后續需重點關注人民幣中間價所釋放的政策引導信號。短期預計其延續偏弱震蕩態勢,波動中樞或將逐步向中間價收斂,在7.10附近形成中間價、即期匯率與市場預期趨于一致的“三價合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