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海微盟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盟”)發布公告稱,公司獲得無極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極資本”)2億美金的認購,所得資金主要用于AI(人工智能)的投入和研發以及國際化布局。公告顯示,無極資本是一家根據香港法律注冊成立的有限公司,并設有香港及阿布扎比雙總部。
“該筆資金將用于AI在SaaS中的整合和應用、升級AI技術基礎設施以提升計算能力及存儲容量,積極推進海外業務發展等。引入專注高科技領域長期價值投資的國際長線資本,將有助于推動公司在AI領域的加碼投入和布局,從而為更多國際商家提供數智化升級產品和服務。”微盟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這是近期內又一國際資本機構“加購”中國資產的案例。據記者不完全梳理,今年8月份和9月份,新加坡主權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先后增持了基石藥業、和鉑醫藥控股有限公司;此外,摩根大通、花旗集團、摩根士丹利等也均在8月份通過港股增持了中國資產。
今年下半年,國際資本對中國資產的配置意愿也明顯增強。國際金融協會發布報告顯示,今年8月份,外國投資者向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投資組合投入448億美元,為近一年來的最高規模。其中,流入中國市場投資組合的資金合計約390億美元,占據主要部分。高盛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部數據顯示,8月份,全球對沖基金對中國的凈買入創去年9月份以來新高,對沖基金對中國的毛頭寸達到兩年來新高。
其中,科技與創新藥板塊成為外資關注重點領域。作為外資系統性配置中國資產的“第一站”,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今年下半年至9月18日,外資在港股信息科技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增加了20%;生物科技持股比例增長29%。
摩根大通中國內地/香港地區股票策略研究主管劉鳴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信息科技、醫藥領域,我們均觀察到了明顯的創新產品爆發現象。”劉鳴鏑稱,對于科技板塊而言,伴隨著AI技術的突破和AI端資本開支的增長,若企業實現較大創新突破,往往會帶來收入端的大幅增長。
浦銀安盛基金相關負責人認為,在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邊際改善、全球降息預期不斷走強的背景下,港股尤其是港股科技方向的投資價值依然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近期海外云服務廠商業績指引持續釋放樂觀信號,中國相關產業鏈公司也面臨較強的增長需求,例如光模塊、光通信、液冷等板塊的長期增長空間依然較大,同時全球互聯網大廠持續加碼算力建設,中國自身芯片產業鏈的發展趨勢也較為確定,上下游均保持較高的業績增速預期。”該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