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自媒體報道稱,其從商家處獲悉,快手正在布局自營電商,并在快手App內悄悄上線了名為“快手官方自營旗艦店”的店鋪。
就此,快手內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這個事情跟自媒體說的有些出入,其實我們之前就做過類似的全托管業務,還有半托管業務等,但這些不是大家理解的那種自營(電商),可以把這個看作一個店鋪。”
據悉,店鋪運營主體是成都品農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由快手關聯公司100%控股。目前店鋪粉絲量剛過萬,總銷量超22萬件,目前里面主要銷售珠寶、金條等。
前述報道提到,從運營模式來看,“快手官方自營旗艦店”依托快手電商合作的源頭工廠,采用工廠直發的方式,這有助于減少中間環節。相較于京東自營成熟的倉配體系和全鏈路品控能力,快手自營的供應鏈仍處于起步階段,缺乏覆蓋全國的倉儲網絡,履約時效性或存在短板。
近年來,電商平臺紛紛加碼自營業務,自營模式因能直接把控商品質量、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務,更容易獲得消費者信任。快手此前的電商業務以第三方商家入駐和直播帶貨為主,雖然積累了龐大的用戶基礎和交易規模,但在品控和供應鏈管理上仍有提升空間。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快手上線自營旗艦店,是對現有電商生態的補充,有助于完善平臺的服務能力,增強用戶的購物黏性。
在業內人士看來,優勢方面,依托平臺的流量優勢和算法推薦能力,快手官方自營旗艦店可精準觸達目標用戶,提高商品的曝光率和轉化率。同時,100%控股的運營主體能確保決策高效,便于快速調整運營策略。此外,自營商品的利潤空間相對穩定,可成為快手電商新的盈利增長點。和京東自營那種“大倉庫”模式不一樣,快手是直接跟工廠合作,省掉了中間商,主打的就是一個便宜、快。這招對那些對價格敏感的用戶來說,確實挺有吸引力的。
而劣勢方面則在于供應鏈建設,與成熟的自營電商平臺相比,快手在倉儲物流、庫存管理等方面經驗較少,可能影響商品的配送效率和用戶體驗。另外,如何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豐富商品品類,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相較于京東自營成熟的倉配體系和全鏈路品控能力,快手自營的供應鏈仍處于起步階段,缺乏覆蓋全國的倉儲網絡。
同時,自營旗艦店的上線,將與快手現有的第三方商家、直播帶貨業務形成協同。一方面,自營商品的優質體驗能提升用戶對快手電商的整體信任度,間接帶動第三方商家的銷售;另一方面,自營模式積累的品控和運營經驗,可反哺平臺對第三方商家的管理,推動整個電商生態的規范化發展。長期來看,這有助于快手在激烈的電商競爭中形成差異化優勢,鞏固其市場地位。
記者了解到,快手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326.1億元,同比增長10.9%,市場預估322.8億元;調整后凈利潤45.8億元,市場預估45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率為14.0%。電商已成為快手的重要業務部分,今年第一季度其電商商品交易總額(GMV)為3323.252億元,而去年同期為2880.725億元。
此外,快手App已在首頁“團購”板塊下新增獨立外賣入口,加碼本地生活服務中的外賣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