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升破7.10關口,最高升至7.0995,為去年11月以來首次。此前一天的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報7.1163,較上一交易日上漲65點,同樣創下去年11月6日以來的日間收盤價新高。截至17日11時55分,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報價7.1036,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報價7.1079。
事實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明顯。年初,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均波動貶值,但4月后,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明顯,在岸、離岸市場接連突破多個重要關口,目前已逼近“7”整數關口。
人民幣為何升值
經濟學家、新質未來研究院院長張奧平向21財經·南財快訊記者分析,人民幣升值動能來自三方面。短期來看,美國連續降息預期不斷升溫,中美利差或將收窄;中期來看,中國對外出口仍有歐盟、東盟、非洲及其他新興市場支撐;長期來看,7-8月多項經濟數據持續放緩,啟動新一輪擴大內需增量政策的必要性升溫,經濟將逐步回穩向好。
著名經濟學家盤和林則向記者補充道,當前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的關鍵動力是美聯儲降息預期。當前美國經濟數據強化了市場對9月份降息預期,導致近期美元指數波動下行,為包括人民幣在內的非美貨幣帶來了被動升值動能。而除美聯儲降息預期外,中國資本市場最近對外資的吸引力增強,外國金融資本流入也在一定程度推高了人民幣匯率。
盤和林分析,從國內經濟角度看,人民幣升值對內需和國內投資是利好,人民幣資產會保持升值狀態。但對出口會有一定的壓力,出口企業需要盡早建立技術壁壘,擺脫對低價的依賴。
美聯儲大概率降息,人民幣后市怎么走
據央視新聞此前報道,當地時間9月11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增長0.4%,經季節性調整前同比增長2.9%。當月,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后,核心CPI環比增長0.3%,經季節性調整前同比增長3.1%。
盡管美國8月CPI基本符合預期,但初請失業金數據意外爆冷。美國勞工統計局9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6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增加2.7萬人至26.3萬人,為2021年10月以來最高,高于前值23.6萬人和預期值23.5萬人。
目前,交易員已加大對美聯儲9月議息會議的降息押注,預期美聯儲本次會議至少降息25基點,并且年底前可能還會再降息兩次。 “美聯儲觀察”工具也顯示,本周FOMC有93.4%的概率將祭出25個基點的降息,將美國政策利率區間下降至4%-4.25%。還有極其微弱的可能性會降息50個基點。
展望未來走勢,張奧平認為,從短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仍具一定動能。盤和林則判斷,人民幣兌美元后續有望破“7”。后期關鍵指標,一個是美聯儲和美國國債利率的變動,另一個是我國跨境資本的流動情況。
申銀萬國期貨研究所所長薛鶴翔則提醒道,根據歷史經驗來看,美聯儲降息后人民幣匯率的走勢沒有必然規律。
但其同樣認為,從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國經濟逐步企穩回升,經濟結構轉型不斷深化。下半年新興經濟體的強勁需求對我出口形成支撐,出口韌性較強。未來“反內卷”政策和擴內需政策將協同發力,提振內生經濟增長動能,我國經濟穩步修復,將會為人民幣升值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