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證券研報顯示,2000年以來,美聯儲一共有4次降息周期,每次降息背景不同,降息次數以及降息幅度也有所差異。
第一次降息周期是2001年1月3日至2003年6月25日,為了應對互聯網泡沫破裂危機,共降息13次,降息幅度達550個基點。
第二次降息周期是2007年9月18日至2008年12月16日,為了應對次貸危機,共降息10次,降息幅度達500個基點。
第三次降息周期是2019年7月31日至2020年3月16日,為了應對貿易摩擦及疫情,共降息5次,降息幅度達225個基點。
第四次降息周期是2024年9月18日至今,降息主要為了支持就業和實現軟著陸,截至目前本輪降息周期已降息3次,累計幅度達100個基點。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歷次美聯儲降息周期內各類資產表現不一。總體來看,過去幾次降息周期內各類資產跌多漲少,權益類資產和原油表現不佳,只有黃金表現較為亮眼,在歷次降息周期內均實現了正收益,分別漲29.48%、16.43%、5.04%和44.21%。
但是,在本次降息周期內,除了布倫特原油和美元指數外,權益類資產和貴金屬均實現了較大漲幅。恒生指數漲幅最大,達52.37%,其次是COMEX黃金,漲幅44.21%,上證指數排第三位,漲幅43.35%。
關于此次會議,民生證券指出,相較于降息本身,9月會議傳遞的后續政策信號更為重要:無論是基于維護美聯儲獨立性的考量,還是平衡通脹與就業的微妙壓力,美聯儲或通過點陣圖、經濟預測、以及鮑威爾的表態等進一步引導寬松預期,從而為四季度政策轉向預留操作空間。對市場而言,需警惕后續寬松預期修正引發的資產波動風險。
方正證券認為,美聯儲降息啟動,整體利好中國資產:一是國內貨幣政策寬松空間打開,降準降息可期;二是從歷史經驗看,美聯儲降息周期啟動后,國內權益類資產超額收益明顯,尤其創業板指領漲,股市中成長風格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