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充實經營管理團隊之后,萬科最新一輪組織架構與管理團隊正式塵埃落定。
9月17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000002.SZ)在其官網更新組織架構及管理團隊信息,核心在于組織架構“扁平化”,強化集團總部管控。
調整過后,萬科內部組織劃分為“集團總部”、“地區公司”、“事業部”三類。與此前組織架構相比,此次調整變化顯著,開發經營本部被撤銷,該部門下原“5+2+2”架構(5大區域公司、2個總公司、2個直管公司)整合調整為16個地區公司。開發經營本部的職能直接并入總部,實現總部對地區公司的直接管理。
這也意味著,萬科由原來的“集團-區域-城市”三級架構,轉向更扁平化的二級管控體系“總部-城市”。
根據最新的組織架構,萬科集團總部除了董事會辦公室、集團辦公室/黨群工作部外,還設有投資發展中心、成本招采中心、工程技術中心、產品設計中心等11個中心;地區公司分為北京公司、津冀公司、山東公司、上海公司等16個公司;原物業事業集團(BG)等統一歸為事業部,目前包含物業、商業與酒店、辦公、長租公寓、物流等八大多元化業務。
據萬科披露的信息,集團董事長辛杰,集團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工會主席解凍,董事、執行副總裁郁亮、執行副總裁李鋒,執行副總裁華翠、執行副總裁兼財務負責人韓慧華、董事會秘書田鈞等高管職務保持不變。
而萬科集團執行副總裁李剛兼任北京公司總經理;原開發經營事業集團總經理張海,現任集團首席產品官、集團產品設計中心總經理;原西南區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總經理李嵬,現任萬科集團投資發展中心總經理;原華東區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總經理吳鏑,現任萬科集團首席營銷官;原深圳市特區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金融部總經理卜令秋現擔任萬科集團財務總監。
據了解,萬科此次調整圍繞“能力集約建設”、“風險系統防控”、“組織高效精簡”展開,旨在加強對業務和風險管控的同時,減少管理層級,提升決策效率。在業內看來,這既是順應行業趨勢,也是匹配公司戰略。
近期房企通過優化組織架構以適配市場變化已成為普遍選擇。克而瑞報告顯示,今年以來,包括保利發展、華潤置地、招商蛇口等在內的頭部房企,不約而同朝組織“動刀”。頭部房企組織架構調整的共性特征即以“撤銷中間層級、強化總部管控與城市端執行力”為核心,打破傳統三級架構,轉向兩級管控。其認為,盈利難已成為房地產行業的普遍現象,也是本輪房企組織架構調整的一大背景。
萬科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萬科實現營業收入1053.2億元,同比下降2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119.5億元,較去年上半年98億元的凈虧損有所增加。
對于業績虧損,萬科在公告中解釋,主要系房地產開發項目結算規模顯著下降,毛利率仍處低位,疊加行業、市場和經營環境變化,新增資產減值計提,以及部分大宗資產交易和股權交易價格低于賬面值。
萬科在公告中提及,公司穩步推進改革化險工作,逐步消化風險,但徹底化解仍需“以時間換空間”。截至半年報披露日,萬科已順利完成243.9億元公開債務償還,2027年之前已無境外公開債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