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協鑫科技(03800.HK)發布公告,宣布與具有中東主權基金背景的國際知名投資機構無極資本(Infini Capital)達成戰略融資協議,擬通過定向增發方式配售約47.36億股,募集資金54.46億港元,約合7億美元。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協鑫科技本次融資用途之一便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資金儲備,推進多晶硅產能結構性調整。協鑫科技相關負責人對此向記者表示,協鑫科技將積極推進多晶硅領域的供給側改革,支持光伏行業“反內卷”。
近期,在國家有關部門及行業協會的推動下,一系列光伏“反內卷”措施逐步發力。而協鑫科技等頭部企業正牽頭推進多晶硅“收儲”計劃,積極踐行“反內卷”行動。
上述協鑫科技相關負責人稱:“雙方將秉持協同發展與行業優化的共同目標,聯合發起設立專項產業基金。該基金聚焦于整合行業內低效、低質的過剩產能,通過市場化收購、專業化重組及創新性升級等方式,推動資源向高質量產能集中,終結行業低價無序競爭亂象,緩解惡性‘內卷’帶來的資源浪費與發展壓力,構建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
記者注意到,隨著“反內卷”逐步深化,多晶硅限價限產、能耗管控、收儲并購等相關措施相繼推出,多晶硅價格出現快速反彈,釋放出供需格局走向改善的積極信號。
近日,《多晶硅和鍺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征求意見稿公開發布,引發行業廣泛關注。該征求意見稿進一步規定了現有多晶硅生產企業的多晶硅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限定值以及新建或改、擴建的多晶硅生產企業的多晶硅產品綜合能耗準入值。這意味著,不符合新標的產能有望退出市場。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統計,現有多晶硅產能結構有序調整后,國內有效產能將降至約240萬噸/年,較2024年年底下降16.4%,與已建成的裝置產能相比減少31.4%?!半S著能耗新標的嚴格執行,多晶硅供需格局將得到實質性改善。”硅業分會稱。
協鑫科技在公告中提到,上述融資還將用于強化第二曲線。即以全球第一的硅烷氣產能和產量,完成海外替代,在半導體集成電路對電子特氣需求提升、TOPCon電池向BC電池轉型對硅烷需求放量,鋰電行業固態、半固態電池對硅烷的應用需求以及顯示面板對硅烷氣品質的高要求的多重背景下,以硅烷氣打造協鑫新增長極。
一位光伏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多晶硅領域正在經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但上游硅烷氣的市場需求量卻快速提升。光伏電池技術升級、儲能應用以及集成電路、顯示面板等領域對高品質硅烷氣的需求持續增加,協鑫科技以此次融資為契機,開辟第二增長曲線,能夠形成顆粒硅、硅烷氣等多業務協同發展的新格局,在行業‘反內卷’的關鍵時期儲備資金,贏得先機?!?/p>
受光伏產業鏈供需錯配影響,多晶硅領域仍普遍呈現虧損局面。財報顯示,協鑫科技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57.35億元,凈虧損17.76億元。同期,協鑫科技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約為3.8億元,同比增長325.8%。
如今,降本增效已成為多晶硅企業應對市場競爭、提升利潤的重要措施。截至2025年二季度,協鑫科技顆粒硅平均生產現金成本(未含稅)已降至25.31元/公斤,較今年一季度降低6.5%。
外界對于協鑫科技率先實現扭虧為盈抱有期待。光大證券指出,在產業鏈價格走低背景下,協鑫科技2025年盈利階段性承壓,但隨著生產成本的持續降低和產業鏈價格的企穩回升,看好該公司在硅料企業中率先實現扭虧為盈并獲得超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