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完成年內首次降息后,各類資產表現各異,揭示了市場的復雜情緒:既有對流動性改善的期待,也有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
北京時間9月18日凌晨,美聯儲宣布降息25個基點至4.00%~4.25%,并暗示年內或再降兩次。降息消息公布后,美股三大股指當日漲跌不一,道瓊斯指數上漲0.57%,標普500下跌0.10%;納斯達克下跌0.33%。A股18日早盤整體漲勢喜人,但是午后集體下跌,最終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收跌1.15%、1.06%、1.64%;香港恒生指數當日跌幅1.35%,收報26544.85點。日經指數18日則收于45303.43點,上漲1.15%。
人民幣匯率當日并未出現大幅波動。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7.1085,較前一日下調72個基點。早間,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揚,盤中再度升破7.10關口。市場分析,美聯儲降息、跨境資金流動改善、人民幣中間價調控等因素促使人民幣升值。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表示,中美利差進一步收窄將吸引更多全球資金關注人民幣資產。
COMEX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周三盤中最高觸及3744美元/盎司,再次刷新歷史紀錄。但隨后高位跳水,截至發稿報3692美元/盎司。上海一位期貨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表示,市場對于不斷創出新高的金價是否短期見頂出現分歧,有觀點認為降息落地意味著“利多出盡”,短線資金開始高位兌現利好;也有觀點認為,降息通道開啟后,金價或稍作調整后開啟新一輪漲勢。
人民幣匯率仍將以穩為主
美聯儲宣布降息之前,部分全球主要資產價格都已率先作出反應,包括人民幣匯率。不過專家認為,未來人民幣匯率將穩中有升,破“7”仍需更多催化。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呈現出復雜的波動態勢。年初從7.3關口上方波動回升,在4月初經歷波動后迅速企穩,進入8月下旬,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結束兩個月的低波運行,出現較大幅度升值。
相比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離岸人民幣對美元更多反映國際投資者預期。繼9月17日后,18日早間,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揚,盤中再度升破7.10關口。
對全球金融市場而言,美聯儲重啟降息周期將推動全球流動性條件邊際改善,從歷史經驗看,美聯儲降息通常會緩解新興市場資本外流壓力,支撐風險資產價格。
“對人民幣資產而言,中美利差收窄將緩解貶值壓力,但國內經濟基本面仍將是決定外資流向的關鍵因素。”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近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高,與此次美聯儲降息,以及年底前可能進一步大幅度降息的預期有關。
王青表示,近期國內股市保持強勢,外資加速流入。這在帶動結匯需求增加的同時,也在改善匯市情緒。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8月下旬,在美元指數偏弱運行創造了相對溫和的外部環境、央行中間價報價釋放較強的匯率預期引導,以及近期國內權益市場表現亮眼或一定程度吸引了外資流入等內外因素共振的驅動下,人民幣匯率經歷了一輪快速升值,美元對在岸人民幣匯率錄得年內新低。
綜合市場分析來看,我國經濟穩中向好勢頭將進一步鞏固,在政策協同發力與基本面支撐下,未來人民幣匯率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王青認為,伴隨美聯儲降息以及美國經濟降溫,美元指數還將承受一定下行壓力,這將為人民幣帶來被動升值動能。不過,由于上半年美元跌幅巨大,后期也會有較強的抗跌韌性。國內基本面方面,四季度外部波動對我國出口的影響會逐步顯現,而逆周期調節政策適時加力將確保經濟運行基本穩定。這方面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將為人民幣匯率提供重要的內在支撐。由此,接下來人民幣匯率仍將以穩為主,快速升值或大幅貶值的風險都不大。
短暫博弈不影響A股向好趨勢
A股三大指數18日紛紛創出階段性新高后,下午出現變盤,總成交額高達3.13萬億元。類似的調整在9月以來多次出現,9月2日~9月4日期間連續3個交易日下調。“加速上漲過程中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屬于正常波動,并不代表上漲行情一定結束。”上海證券研究所所長花小偉說。
在花小偉看來,止盈盤、2021年以來的套牢盤形成的空頭與認可牛市的多頭將會博弈相當長一段時間,市場不會持續出現明顯的調整,但是想要進一步向上突破也需要時間,8月份的加速上漲局面可能轉換為高位震蕩的態勢。
“在這樣的行情中,我們認為結構性的機會仍然可觀,建議關注光伏、電池、黃金、稀土、創新藥、人工智能、券商、機器人等相關機會。”花小偉稱。
對于美聯儲降息的影響,中國銀河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迪表示,這是一次完全符合市場預期的常規降息,缺乏驚喜和戲劇性。點陣圖公布后,短端利率與權益市場一度走強,但隨著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強調政策仍具限制性,市場迅速修正,整體反應偏淡。
有券商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短期對A、H股的預期基本已經釋放,中長期利好市場。”
展望A股后市,張迪表示,價值與藍籌板塊受益于穩定現金流和利差改善仍具優勢,高估值科技股在缺乏連續寬松支撐下相對承壓,但中長期仍然樂觀。
“中國股市不會止步,年內股指還有新高。”國泰海通策略團隊的依據有三點,第一,中國轉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不確定性降低,能見度提高是估值重估的重要前提;第二,無風險收益系統下沉,股票市場機會成本降低,資產管理需求井噴和增量入市成為歷史必然,也遠未結束;第三,制度變化對股市估值具有關鍵影響,經濟政策、資本市場改革,提振社會各界對中國資產的價值觀念與改善風險認識。此外,全球寬松在即,中國反內卷和增量經濟支持舉措也有望進一步加碼,繼續看升中國股市行情。
方正證券也認為,多重積極利好因素決定了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一是經濟中長期向好態勢不變;二是A股估值較低權益資產性價比突出;三是上市公司質量穩步提升夯實微觀基礎;四是分紅回購不斷增加提高投資者回報;五是耐心資本持續流入助力市場健康發展。
多重因素支持金價繼續上漲
根據公開信息,鮑威爾在議息會議上提到,此次降息是一次風險管理降息,沒有必要快速調整利率,將根據數據逐次會議作出決策。
“導致金價沖高后快速回落的,正是鮑威爾講話仍釋放偏鷹論調。”南華期貨貴金屬新能源研究組負責人夏瑩瑩分析稱,鮑威爾的表態,意味著美聯儲不會快速或持續降息,未來仍將依賴數據逐步決定。目前市場焦點在美聯儲寬松預期、美聯儲人事調整和獨立性問題及貴金屬關稅政策上。
“資金層面,短線和投機交易者獲利回吐,但基本面沒有發生改變。”瑞士寶盛新世紀思維研究主管卡斯滕·門克(Carsten Menke)分析稱,對普遍預期的美聯儲降息,黃金市場反應消極,這更像是一個典型的“謠言買入、事實賣出”的情形。隨著利好消息落地,部分短線資金選擇獲利離場,導致金價沖高后出現技術性回調。但整體看來,美國經濟降溫、美國利率下降,以及美元走軟,會繼續吸引投資者進入黃金市場。
永贏黃金股ETF基金經理劉庭宇對第一財經表示,美國經濟短期內或難以擺脫滯脹格局,市場對于2026年的降息預期將持續加強,而歷史上貴金屬在降息周期的前期和中期有可能進入主升浪階段。
“降息預期致使美元走弱,成為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上漲的重要助推器。黃金正處于歷史上的第三輪大牛市。”中信建投期貨貴金屬首席分析師王彥青認為,近年來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是為了逐步降低對美元資產的依賴,從而分散單一儲備貨幣可能帶來的風險。
9月以來,國際金價上漲按下加速鍵,截至目前已累計上漲5%,年內漲幅超過33%。隨著金價突破3700美元/盎司的關鍵點位,外資機構依舊看漲金價,并紛紛調高目標價預期。
近日,摩根大通、瑞銀最新發布報告預計,金價或突破4000美元/盎司;高盛甚至分析了金價會升至5000美元/盎司的可能性。
也有業內交易人士在警示短期波動風險,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在增加,盡管降息通道開啟為黃金提供了支撐,但美國經濟數據的波動、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緩解等因素都可能引發市場的短期調整。